搜索
 找回密码
 限时注册
发新帖

遭孙中山否定,被蒋介石推崇:王阳明的“心学”究竟是...

时间:2017-5-19 14:56 0 1698 | 复制链接 |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Acer基友,欣赏海量Acer专属模特美图,免费获取最新Acer潮酷新品试用,Get更多发烧级玩家技能,享受更多网站功能与会员福利,还有定期好礼大奖免费送,会员专属优惠购机。QQ群号:113958420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限时注册

x
本帖最后由 海阔天空 于 2017-5-19 14:58 编辑



1.jpg

图:“王文成公造像”

文 | 杨津涛

    王阳明的“心学”,究竟是什么?它是历史教科书所谓“唯心主义哲学”吗?为何明代之“心学”,会频频出现在近代、乃至当代的改革语境之中?

什么是“心学”?

    简单说来,王阳明的“心学”,在儒学体系里,是作为“程朱理学”的批判面而存在的。

“心学”关注的焦点,是“知”与“行”——也就是“认知”和“实践”的关系。

(1)

    按理学的观点,儒家士子的行为,须以孔孟圣贤的认知为理论指导。

    王阳明则认为,在未亲身“实践”之前,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完美“知”,作为“行”的指导。“知”要靠自己的“行”去获得。否则,即便那“知”是孔子所留下的,对自己也未必对;相反,如果是自己在“行”中体会出来的,即便那“知”再怎么显得稀松平庸,也不能说它是错的。

    在帝制时代的中国,儒学始终是政治性的。所以,王阳明的这种理论,实际上是否定了在政治生活中,有任何不容置疑的理论权威的存在;也否定了用既定的、先验的政治理论来指导现实的政治运作模式。亦即:在阳明心学看来,“凡是×××做出的决策,我们都坚决维护;凡是×××的指示,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”——这种论调是不对的。

(2)

    在“知”和“行”谁先谁后这个问题上,理学认为“知”在先,“行”在后,必须先学习贯通孔孟先贤的教导,才能保证行动的正确性。

    在王阳明看来,人必然先有想吃东西的心,才会去吃东西。想吃东西的心,才是“行”的开始。在“行”的过程中,会遇到种种障碍,这时候,就需要动用“学、问、思、辨”的能力,去一一克服。换言之,王阳明反对“学问思辨”好了之后再去行动,而是认为:只有在具体的行动中,才会产生真正有效的“学问思辨”,进而获得真正的“知”。

(3)

    王阳明的“心学”,提供了两层政治思想资源:

一是打破“理论指导实践”的牢笼,不承认有绝对正确的伟人和绝对正确的理论存在。靠自己的实践去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,则“人人皆可为圣人”。

二是倡导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没有绝对正确的伟人和万无一失的理论来指导,没有关系。只要大方向没有问题,秉持“致良知”的原则努力去做;在做的过程中,靠着“学问思辨”更新认知并修正行动,“知行合一”循环往复,必能有成。

“心学”具备改革气质

   “心学”既然提供了这样的思想资源,也就意味着它在现实政治生活中,必然是“改革”的、“革新”的。事实也确实如此,在东亚的近代变革史中,常能见到“心学”的身影。

    以日本明治维新为例。阳明学在日本维新志士中颇为流行。被梁启超誉为“日本维新之首功”的吉田松阴,精通阳明学。木户孝允、高杉晋作、伊藤博文、山县有朋等维新功臣,皆出自其门下。在他们看来,王阳明说“心外无理”,“虽其一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”,乃是教导人们不要盲从正统,从而抱定反抗旧有秩序的信念。曾留日的章太炎,对此也有体会:“日本维新,亦由王学为其先导。王学岂有他长?亦曰‘自尊无畏’而已。”

    什么叫“自尊无畏”?“自尊”,就是“人人皆可为圣人”,要相信自己也能通过实践得出真知,不必在“绝对正确的伟人”面前妄自菲薄;“无畏”,就是遇事不必因没有“绝对正确的伟人和万无一失的理论”的指导而慌张无措,须知做事真正正确的方式,乃是“知行合一”,懂得了“知行合一”,就没什么可慌张的。

明治维新时代,日本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。如何自强,如何处理与列强的关系,如何改革政体……,在当时的东亚,均无可供参考的成熟案例。一切只能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兹事体大,自不免使许多人产生畏事情绪。阳明心学,恰可从理论上,为这些维新志士提供一点努力做事的信心。

2.jpg

图:日本维新功臣,自左至右依次:木戸孝允、山口尚芳、岩仓具视、伊藤博文、大久保利通

孙中山对阳明心学先褒后贬

    “心学”对晚清的中国革命党人,也有着很深的影响。陈天华、宋教仁、胡汉民、汪精卫等人,都曾研习过王阳明的学说。如1906年,宋教仁购买《王阳明集》、《王阳明全书》、《王阳明学提要》之余,还订购了《王学杂志》。宋教仁以阳明学修身、立志,在日记中说,“阳明先生之说,正吾人当服膺之不暇矣。”

    作为革命党领袖的孙中山,对阳明心学的立场,则是先尊后抑。

    尊崇立场出现在孙革命生涯的早期。如1905年8月,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演说,认为阳明心学对日本维新有大功

   “五十年前,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,故皆具有独立尚武的精神,以成此拯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中之大功。”

贬抑立场则出现在革命生涯的晚期。1919年,孙中山发表其一生中唯一的哲学著作《孙文学说》。书中,孙中山阐释了“行易知难”论,否定阳明学在明治维新中的作用

   “日本之维新,……与阳明‘知行合一’之说实风马牛不相及也……中国之变法,必先求知而后行,而知永不能得,则行永无其期也。”(孙甚至认为王阳明的“知行合一”之说不符合“实践之科学”)

    孙中山为何会针对阳明心学,发表如此前后矛盾的观点?是因为孙晚年对阳明心说有了新的认知吗?

    其实不是。根源在于: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后,孙还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,需要在行动中摸索,故而肯定“知行合一”。及至1919年,三民主义已渐自成一家,孙自认堪为中国革命的指导。要让自己,成为所有革命党人尊崇的革命导师;要让自己的理论,成为所有革命党人信奉的革命指导思想,自不能再提倡阳明心学。

对孙中山的这种隐秘心思,胡适洞若观火,曾写下评论,直指孙中山否定阳明心学的“知行合一”,改倡“行易知难”,其目的,是想让党人与国人服从自己,奉自己为精神领袖、理论圭臬:

   “行易知难的真意义只是要我们知道‘行’是人人能做的,而‘知’却是极少数先知先觉者的责任。大多数的人应该崇拜知识学问,服从领袖,奉行计划。”

蒋介石“力行哲学”里的玄机

    孙中山的“继承者”蒋介石,也深受阳明学的影响。据其自述:

   “(从18岁开始接触王阳明)以后五十年来,更曾经读了再读,研究再研究,他的《传习录》与《大学问》这两个小册子,真使我百读不厌。”

但孙中山对阳明心学的实用主义态度,却给蒋介石造成了不小的困扰。

    一方面:蒋面临的处境——尤其是在局部抗战+全面抗战的14年时间里——至为艰险;倡导“自尊无畏”的阳明心学,恰可为其提供精神资源方面的支持。

    另一方面,蒋又不能公开否定“国父”晚年对阳明心学的贬抑言论。

    蒋的处理办法,是发明一个新名词“力行哲学”,作一种牵强的调和。意即:王阳明是对的,“国父”也是对的。二者的冲突,源自某些概念的误解。

所谓“力行哲学”,扼要说来即是:高度强调“行”的重要性,反对在“指导理论”方面做过多纠缠;朝着好的目标方向,赶紧努力去做,才是正途;力行力行,就是“努力去干”。

    作为最高领袖,面对前所未有之存亡危机,蒋自问无法给出一种解决国家危难、实现民族复兴的“绝对正确的指导理论”。但阳明心学里的“知行合一”、“自尊无畏”,可以为他消除精神上的惶惑与行动上的不自信;也可以使他在缺乏“绝对正确的指导理论”的情况下,仍能拥有引导党内干部去“力行”的思想资源。这是“力行哲学”出现的时代背景。对于此种背景,蒋后来也有所回顾:

   “我在二十年前,提出‘力行’两个字的时候,是因为看到我们的干部‘沉滞不进,畏难却顾’,所以要提倡‘力行哲学’大家一起来力行。”

3.jpg

图:阳明祠,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

注释

    王阳明,《答顾东桥书》。其原文如下:“夫学贵得之心,求之于心而非也,虽其言之出于孔子,不敢以为是也,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!求之于心而是也,虽其言之出于庸常,不敢以为非也,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!”魏常海:《王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先导作用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1986年第1期;迟云飞:《宋教仁的阳明学及伦理学研究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11第4期;李吉奎:《孙中山论明治维新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论丛》1994年第1期;胡适:《知难,行亦不易:孙中山先生“行易知难说”述评》;《蒋介石日记》1946年12月11日;陈铁健、黄道炫:《蒋介石:一个力行者的思想自愿》,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,第126、127页。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如若侵犯,请联系作者删除,再次感谢原创辛勤的付出!





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爱绵绵无绝期~~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限时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